? |
史文库 2018.04.11
史文库
教授 /博士导师 1982年7月,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,获汽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; 1987年7月,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,获机械学专业硕士学位; 1996年7月,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,获汽车设计制造专业博士学位。 自1982年7月至今,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。
| 主要社会兼职: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,吉林省拔尖人才,长春市政府采购专家,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(SAE)会员,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,《汽车工程》、《浙江大学学报》、《振动与冲击》、《中国机械工程》、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》《重庆大学学报》、《中南大学学报》等杂志审稿专家。
| 研究方向: 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、汽车NVH分析与控制、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开发。
| 主要贡献: 1、在国内率先开展在发动机液压悬置研究,做了大量的理论和试验工作,提出了基于统一综合目标函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系统优化设计方法,编制了发动机悬置优化设计App。 2)在国内率先开展应用智能材料在汽车振动噪声控制方面因应用研究,应用压电陶瓷材料、电流变液、磁流变液设计开发了半主动、主动发动机悬置,进行了理论建模仿真和试验研究。 3)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扭振控制方面,设计开发了双质量飞轮扭振减振器,成功试制并试装国产轿车,衰减了汽车动力传动系和整车的振动和噪声。 4)应用TPA、OPAX等方法,实现对汽车NVH根源的快速诊断,结合多年理论与实践经历,提出适合汽车企业解决整车振动噪声问题的方法和技术,为多家企业汽车产品NVH提出解决方案。
主持承担国家“863”项目、国家自然基金、博士点基金、出国留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12项,企业横向委托项目20余项,主编教材3本,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余篇,其中进入EI 检索90余篇,获得专利8项。
| 成果概况: 论文、著作、专利、奖励等
| 教材: 1、 主编《汽车构造》第6版,人民交通出版社,2013.6第6版 2、 主编《现代汽车新技术 》,国防工业出版社,2005.1第1版,2011.3 第2版 3、副主编《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》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0.8第1版
| 专利: 1、主动控制式发动机悬置(ZL2005 2 0028821.2),发明人 2、双质量飞轮扭振减振器 (ZL2005 2 0029166.2) ,发明人 3、汽车驾驶室液压悬置(200910067531.1),发明人 4、汽车动力总成半主动控制磁流变液压悬置(201020518238.1),发明人
| 项目: 1. 2012-2014企业委托项目,轿车动力总成主动减振系统的开发 ,负责人 2. 2011- 2013吉林省重大专项,重型商用车推力杆结构优化与耐久性研究,负责人。 3. 2010-2012吉林省科技厅,汽车双质量飞轮开发,负责人。 4. 2008-2011吉林省重大专项,汽车橡胶隔振减振系统与部件产业化关键技术, 负责人。 5. 2007-2009 国家“863” “一汽高品质重型商用车集成开发先进技术” 分项技术开发项目—“ 商用汽车驾驶室悬置优化匹配”。 6. 2007-2009国家“863” “长安出口轿车自主集成开发与产品化”项目子项 “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” ,负责人 。
|